《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在明确市区两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职责的基础上,设立管理和运营主体:一是在“管理支持”层面,明确上海市减污降碳管理运行技术中心负责开展方法学评估、减排项目和减排场景审核、减排量签发、碳积分管理等工作;二是在“运营支持”层面,明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开
上海浦东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二部总经理胡斌表示,“在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从前期开发,到材料应用、技术应用和产品应用,就要把减碳理念贯穿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碳和降碳目标。”
10月28日,2023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并首次颁发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包括中国福州在内的全球5个城市获此殊荣。“上海奖”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新城市议程在全球的本地化,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的优秀城市。
2022年7月16日,上海环交所与宜兴市政府、常州市政府、台州市政府、蚌埠市政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签约,共同推进EATNS碳管理体系建设。徐州市、张家界等地政府也先后签约,积极推动EATNS碳管理体系落地实践。
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碳排放总量高、能源集中度高、排放强度大等严峻挑战。要实现“双碳”目标,完成我国炼化工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有3条途径:化石资源高效利用、原料绿色化和二氧化碳化工利用。而这3条路径都离不开催化过程,这为催化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在“双碳”和“减油增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
为加强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黄浦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及本市相关部门工作部署,区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重点用能(排放)单位2022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
据易碳家从上海环交所了解到,根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10号令)、《上海市2022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沪环气候81号)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2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额第一次有偿竞价发放的公告》(沪环气候174号)有关规定和要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将于2023年10月31日组织上海碳排
此前上海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梁朝晖接受专访时指出,碳市场活跃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目标,中国的碳市场不是通过交易实现经济利益,而是倒逼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双碳”目标。
10月31日上午,上海将正式进行该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第一次有偿竞价发放。根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公告,本次配额有偿发放的数量为100万吨,竞买底价为上海碳排放配额(SHEA)在2023年1-9月期间所有挂牌成交的加权平均价60.82元/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上海蓝皮书: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2023)》发布
截至2023年10月18日,上海纳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已全部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同时,上海是全国首个完成含燃煤机组履约工作的省市。此前,生态环境部发文开启第二个履约周期,控排企业须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2022年度配额清缴。
截至2023年10月18日,上海纳入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已全部完成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上海是全国首个完成含燃煤机组履约工作的省市。自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多以来,上海始终高度重视碳市场建设,严格把好数据质量关,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企业履约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