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印发《上海市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文件指出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持续深化上海试点碳市场机制建设;二、大力推进上海碳普惠体系建设;三、强化碳排放管理法制建设;四、推动落实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五、跟踪推进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六、全力做好全国碳市场属地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的起步之年。为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打造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是市委、市政府赋予宝山的重要任务。要更加在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上下功夫,加快在核心功能区内以产业为导向引聚产业链“链主”企业、骨干企业、专业碳服务机构及重点功能性机构。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提高集中度和显示度
3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印发《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基本形成本市政府、行业组织、涉外企业、专业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涉外企业ESG生态体系。本市涉外企业ESG理念全面树立,企业ESG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力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报送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和2024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的通知,将按规定将开展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编制报送及2024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填报工作。各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应按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文件要求,规范编制2023年度碳排放报告,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报送工作。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上海市工业通信业碳管理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目标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树立零碳示范标杆,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
建立健全碳管理工作体系,提升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树立零碳示范标杆,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链碳管理,建立工业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建设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碳足迹标识国际国内互认
全国碳市场建设尚待完善的地方表现为:一是全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行业覆盖面窄,参与主体相对较少;二是碳交易品种有限,缺乏多样化选择,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和灵活性;三是碳排放配额偏宽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难以形成合理的碳价,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减排压力
2月18日,上海市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强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聚焦重
2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持续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含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打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纳入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和《上海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予以印发,请各有关单位做好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相关工作。请各纳入配额管理单位按照《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开展自身碳排放监测
根据本市碳排放控制目标和要求,在坚持实行碳排放配额总量控制、促进用能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平稳衔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原则下,按照纳管企业碳排放控制严于全市总体要求,确定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总量为1.05亿吨(含直接发放配额和储备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