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点碳市场规定“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使用的绿电碳排放量核算为零”;天津试点碳市场规定“各重点排放单位在核算净购入使用电量时,可申请扣除购入电网中绿色电力电量”;上海试点碳市场则规定“外购绿电排放因子调整为0 tCO2/104kWh”。
中国证券网消息,8月28日,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2.46亿元,同比增长25.36%;实现归母净利润7.8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发电、供热、综合智慧能源等。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114.56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53.
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碳配额远期业务规则》,上海碳配额远期协议SHEAF082023即将到期,现将该协议实物交割划转、实物交割转现金交割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上海市住建委8月18日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建筑用能结构持续优化,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城镇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5%。
7月上海碳市场碳排放配额(SHEA)总成交量14.97万吨,总成交额915.43万元,成交均价61.16元/吨。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0.50元/吨,较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均价60.55元/吨下跌0.08%。截至7月31日,SHEA累计成交量4854.87万吨,累计成交额12.40亿元。
抢跑绿色低碳新赛道,黄浦区打造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发布上海全市首个区级碳普惠平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老凤祥股份在全国第二轮“双百行动”改革专项评估中被评为标杆企业。发布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近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开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科技自立自强能力综合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培育,202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2万家,累计支持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超过26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942家。截至2022年末
在上海黄浦区外滩中央广场,低碳生活主题公益市集于7月8日16点准时启动,首日吸引客流超3万人。市集现场,上海首个零碳市民花园向公众亮相开放。该花园在设计之初就融入循环利用的无废理念,主体结构采用110个废弃的物流木托盘进行搭建,100个上海设计周的回收木箱营造出花园组景,再配合由市民回收再
赖晓明介绍说,随着碳市场运行的逐步成熟,企业参与活跃度明显提升。现阶段,全国各省市均有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累计参与交易的企业数量超过重点排放单位总数的一半以上,近7成的重点排放单位多次参与交易。
7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电网建设若干规定》指出,按照规定程序,将220千伏及以上的电网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列入市重大工程计划,110千伏、35千伏及配电网升级改造专项工程等电网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列入区重大工程计划,并依法适用本市相关支持政策。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针对“元宇宙”沉浸式、开放式、永续实时、以人为中心等跨界复合的技术特性,围绕“元宇宙”内容、存算、传输和终端等技术层面,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和本市研发基础,聚焦沉浸式
日前,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与上海联通联合出品的“数字一大”元宇宙在上海亮相。“数字一大”以中共一大会址及上海各红色遗址为基础,拓展红色纪念馆服务外延,形成人与物穿越山海、实与虚跨越时空、线上线下融合共生的红色文化体验讲述平台,成为面向未来讲述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