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推进市属国企支持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市属国企要聚焦三个重点,优化三个布局,完善三项机制,推进“三个一批”,进一步加大对南北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其中,《方案》将聚焦绿色低碳作为三大重点之一,要求深入践行“双碳
10月12日,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黄浦区商务委员会等十一部门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这是全国首个关于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管理办法。《办法》将绿电、绿证交易对应电量及其他措施产生的减碳量等纳入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予
10月8日,上海市黄浦区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 其中,按照国家和本市要求将绿电、绿证交易对应电量及其他措施产生的减碳量等纳入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
为加快推进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根据《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经专家技术论证,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碳普惠减排项目方法学 滨海盐沼湿地修复 (SHCER01030012024I)》。方法学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通过基于植被修复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项目
上海黄浦区发展改革委印发《黄浦区重点用能和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成为全国首个关于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管理办法,标志着黄浦区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抓手逐步转向碳排放控制,并不断构建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管理办法》修订包括扩大区重点用能和排放监控单位覆盖范围,将原
上海市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市属国企支持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聚焦三个重点。聚焦科技创新。用好宝山区“科创中心主阵地”、金山区“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政策优势,在“三城两园一区”(南大智慧城、吴淞创新城、上海湾区科创城、环上大科技园、碳谷绿湾产业园、上海
截至9月30日,本市试点碳市场纳管企业已全部完成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创造连续11年100%履约的纪录。本市试点碳市场启动以来,现货累计成交2.56亿吨,成交金额50.81亿元。今年,本市围绕三大制度创新,多措并举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
绿色甲醇是上海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本项目是上海国资国企携手融入本市发展大局的典范。产业各方将围绕战略目标落实细化,坚定不移加快推进项目工作,共同推动绿色甲醇项目2025年底前建成投产,齐心协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
依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和《上海市2023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沪环气候〔2024〕32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经研究决定,将于2024年9月30日开展本市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第三次),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上海首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产品于9月13日正式上线交易。本次上线的交易产品是依据上海碳普惠I类方法学产生的减排量(交易代码:SHCERCIR1)。SHCERCIR1可以用于上海碳市场配额履约抵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愿碳抵消、自愿碳注销或者公益捐赠。 SHCERCIR1交易应当通过上海碳排放现货交易系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上海市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推动实施水泥行业独立粉磨站(含生产特种水泥、协同处置固废的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排放超低改造;到2027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水泥企业独立粉磨站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前,进一步削减水泥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通知》和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要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